“年轻人不会种地,老年人也种不了那么多。” 21世纪谁来种地?农民称号呼唤新农民
【中新网记者 李腾飞】10月31日,人社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让李永平和于江名声大噪。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们的名字和手中的一张证书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的评论话题中。据《河北石家庄:两位农民获农民职称》新闻稿,李永平、于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顺利通过石家庄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全市率先获得具有初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
“种地养猪多地试水农民评职称,能评职称吗?” “农民也开始内向了?” “如果你有职称,你会缴纳五险一金吗?” 都市职场圈经常出现的热词出现在农村农圈,强烈反差掀起舆论浪潮,“有必要吗”“有什么用”等问题接踵而至。
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长沙隆平水稻种植园区举行水稻收获比赛,比拼收割、脱粒、收粮等田间技能。(中新社记者杨华峰摄)
农村仅剩“6038支队伍”,老龄化倒逼农业提效
“职业技术系列: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名称:农产品加工;资格名称;农民助理工程师……” 打开余江的职称证书,第一页显示的是这条信息。
农民如何与工程师合作?这种不同于国人日常认知的组合的出现,源于农业环境的变化。
2013年,江苏省农科院进行了调查统计。全省农民平均年龄已达58.6岁,以老年人为主。在当年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徐明专门提出了这个问题,并要求引起高度重视。
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国农村一直处于人口净流失状态,农村人口从2000年的8.08亿下降到2021年的5.09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只剩下“6038军”(老人、妇女)。继“21世纪中国人谁来养活”之后,“21世纪谁来种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又一热点话题。
“年轻人不会种地,老人种不了那么多地。” 去年6月,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七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常委吴志明介绍了在甘肃等地调研的感受. “这是中国农业农村现状的一部分。农村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年轻的‘农二代’和‘农三代’也是一个现实。的农民很可能不会重返农业。”
农村人力资源短缺。如何用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填补空白,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率。
针对全国农民老龄化、兼职、碎片化、副业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高群曾对媒体表示,在大背景下乡村振兴,农民职业化是一种发展方向。授予职称是农村选人、留人、育人、用人的良策。
42岁的陈力,湖南长沙人,是一位种田15年的老农民。2021年被评为“高级农民”,今年又被授予湖南省首批“乡村振兴农艺师”初级职称。(中新视频截图)
参与“农技”称号,可以让你致富,为大家带来财富
显然,李永平和于洋是农村需要留住的人才。
今年10月10日,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了《石家庄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农村电子商务、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等专业技能,其收入主要来自具有一定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新型职业农民。
文件称,将掌握农业专业知识的职业农民正式纳入人才评价范围,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一线创业。
“石家庄鹿泉区鹿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这是于江参与农民职称评定时的身份。天眼查信息显示,鲁马合作社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小麦、玉米、果蔬、中药材的种植和销售;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技术服务;家禽和家畜养殖。据余江介绍,合作社要求参与者是认真的农民,“对种植规模和农业技术都有一定要求。”
2011年,在城里从事化肥销售的余江决定辞职回乡务农。据他自述,靠着父母积累的人气和名声,他从村民那里赊了8亩地,全部种上了玉米和小麦。后来,为了形成规模经济,他开始组建合作社,让农民以土地或入股的形式加入。到2021年,合作社股东达到102户,土地面积3000多亩。
在余江的合作社,土地喷洒工作都是用无人机完成的,技术人员都有无人机驾驶证。用于耕种土地的拖拉机每天耕种100多亩土地。
与于江一样,李永平也拥有自己的事业。
2015年,李永平的永飞家庭农场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农作物、粮食、苗木、花卉、中药材、果树、果蔬、食用菌、造林育苗、绿化景观苗木、林木繁育、苗木种植及销售。此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地整理、土壤修复;农林种植技术咨询也是农场的服务项目。
如今,李永平经营的农场带动了500多户农户,面积1200多亩,更新推广了20多个品种,增收110万多元。
多地农民被评为“高级”下一步怎么办?
“农民评职称”并不新鲜。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破解人才瓶颈,“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地方开展农民工评价试点。农民专业职称。”
在地方层面,2017年7月,浙江省提出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约束,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农业职称评审范围,统一评价、统一发证。三年后,薄永明等4人成为浙江省首批具有高级职称的“职业农民”。同时,甘肃、山东、湖北、宁夏、广东、吉林等地相继开展了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多名职业农民被评定为“正高级”。
与普通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不同,多地农民职称评定文件均提到要打破“学历、文凭、资历”限制,着重考察其技术水平、绩效贡献、经济社会效益、示范带动效应。英雄。
石家庄评价不要求参评人的专业、论文、科研情况等,但将粮食种植亩数、奶牛饲养数、水产养殖亩数列为评定依据评估。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玲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强调,农民职称评审制度也要有配套措施和严格的评审条件,确保农民职称全过程评审规范、公开、公正、透明,确保评审的可持续性。
李玲建议,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让获得职称的农民在资金、信贷、技术推广等方面得到专项支持,并有针对性地培训和量身定制服务,获得明显的收益。负担得起的。这样,既可以调动职业农民参与认证的积极性多地试水农民评职称,又可以创新农业补贴方式。获得职称的农民,可以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领导能力,发挥带头作用。
据记者了解,石家庄农民职称评定方案提出,对获得中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一次性给予2000元奖励;对取得初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县(市、区)给予一定补助。一次性拨款。
宁夏试点评价选拔的职称农民,“副高级”职称农民与副研究员、副教授处于同一级别,但除一次性奖金3000-6000元外,无其他配套福利。
李玲说,目前各部门给农民颁发的相关证件不少,但政策实施的最终目的不是给他们什么称号,关键在于如何做好制度保障,进行标准化评估,并培训他们更实际。人才,让这些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农村共同富裕。(《中国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