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方细菌
近日,全国多个城市迎来感染高峰。 不少人调侃,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阳气”的味道。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发帖讲述了自己感染后的经历。 虽然因人而异,但有的人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有的人全身酸痛,“喉咙像吞刀片”,“喉咙快要咳出来了”,有的整个“感染期”只持续一个或一个两天了农村医务室扎堆输液,有的过了一个礼拜,就开始咳嗽了,不过总的来说,大家对感染的恐慌情绪应该是越来越少了。
但是,如果你认为应对放开后的感染高峰就像很多人的感染日记所记载的那样容易,未免过于乐观了,也低估了“抗疫”的复杂性。
首先,你要知道,那些看似“不过如此”的感染日记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经历。
只要你愿意多了解,不难发现,在很多地方,由于缺乏最基本的退烧药,门诊门诊大半夜依然大排长龙。 尤其是有孩子被感染的家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担心可能是旁观者无法想象的。
例如,有媒体报道,在上海,有市民排了三四个小时的队农村医务室扎堆输液,只拿到了两粒布洛芬; 有些人排队后晕倒了...
甚至,在一些城市,我们不能否认医疗挤兑确实在发生。
也就是说,感染后,由于不同的原因,不同群体的“悲喜”并不相通,“扭曲”的可能性就注定了只能凭个人经验来衡量全局。
其次,目前更多呈现的是感染后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而忽视了医疗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的真实情况。
这是我最担心的。
01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鄂东、川西南某村、“常住人口不足80万的山区县”等多个农村的现状。 总体情况如下:
发热人数急剧增加,发热门诊、门诊、村卫生室就诊人数增加。 农村医务人员扎堆输液,基层医务人员应对“阳性”人员缺乏经验。
众所周知,在疫情的三年里,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是病毒活动最少的地区,一度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地方。 但在当前形势下,农村或将成为疫情的重灾区。
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三个事实。
一是农村医疗资源十分薄弱,自有药品库存量小。
日前,有媒体报道,湘中某县级市下辖的镇距离“县城”30多公里。 然而,在这个5万多人口的小镇里,日常的医疗保健主要依靠当地的一个中心卫生院——镇上唯一的卫生院,只有8名医生。
这样的医疗资源配置能承受多大的影响,就不用细说了吧?
有人说,现在国家已经明确要求,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补课。 这当然是个好消息。 但具体效果并不乐观。
一方面,目前全国几乎所有地区的医疗资源都十分紧缺。 如果医疗资源还能加班生产,临时增加足以应对冲击的医护人员数量,无疑会困难许多。
另一方面,在医疗资源配置上,农村基层自然薄弱,处于资源调度配置的末端。 别的不说,“县城抢退烧药”的话题最近成了热门话题,一些原本药品库存不多的县城,在外地都遭遇了抢购。
要知道,农村居民网购普及率还比较低。 这意味着购买和准备药物的能力要低得多。 因此,究竟有多少家庭完全“戒毒”,值得关注。
02
二是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农村将逐渐迎来学生返乡高峰,届时感染人数必然进一步增加。
从此前流传的各地感染高峰时间来看,湖南、江西等省份外出务工人员的高峰时间普遍在春节前后,充分体现了其与人员流动的关系。
当然,从理论上讲,感染高峰期推迟的时间越长越好。 例如,可以有更多的准备时间; 再比如,更多地方度过高峰期后,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将得到缓解。
但也要看到,如果感染高峰期在春节期间,还有一个很大的变数,那就是物流等各个系统可能处于“放假”状态,是否会加剧“供不应求”? ”当时的资源? 预防。
比如物流能否保持正常效率? 医院系统会休假和人手不足吗? 特别是一些基层门诊会不会关门? 这些应该被提前定位和部署。
三是农村老人孩子多,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不容小觑。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后不需要去医院,但老人和孩子属于“弱势群体”,尤其是一些有基础疾病和慢性病的老人,恰恰是感染最多的群体。医疗资源需求。
在农村,老龄化本身是最严重的。 很多农村老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因为他们没有体检的习惯。 一旦感染,“突发”的情况可能比城市老人还多。 . 在这种情况下,重症率很可能高于城市。
目前,相关部门已明确要求县级医疗机构增加ICU病房配置。 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农村人口分布比较分散,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地区。 即使县城有足够的ICU病房,能否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也是一个问题。
因此,120急救体系建设需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
此外,农村诊所一般由夫妻共同经营。 感染后能否正常接收患者? 在症状明显无法就医的情况下,是否只能选择关起门来? 也可能有明确的规定和计划。
03
除了医疗资源的挑战,农村的一些医疗理念也需要以科学为指导。
如前所述,目前许多农村诊所挤满了输液。 一方面,由于缺乏药物,很多人只能选择输液来缓解症状。 另一方面,也与一些人长期的就医习惯有关。
但实际上,输液未必是必要的,还会增加基层医疗的负担,很可能造成新的传播风险。
还要看到,农村对病毒的误解还比较多。 除了一些人还在恐慌之外,各种“偏方”也可能大行其道,这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
总体来看,农村如何度过第一轮高峰的冲击,目前仍是未知数。
上述报道援引一位基层医院院长的意见,“会不会跑医?现在不会,以后会不会跑也不好下定论。”
唯一值得期待的是,“辅导课”还有空间和时间。
希望所有不该付出的“代价”都能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