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下图,一起品尝年味】
日前,有网友在一家火锅店的菜品中发现了一只蓝环章鱼,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详情 ➔ )
1月17日蓝环章鱼后现毒螃蟹,一名深圳网友发帖称,他家前几天在山姆福田的店里买了一盒冷冻章鱼宝宝,发现里面有一只蓝环章鱼。
山姆福田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店内的章鱼都是人工驯养的,蓝环章鱼出现的概率很低,会联系相关人员核实情况。
据悉,蓝环章鱼属于章鱼科,俗称蓝环章鱼、豹章鱼、豹章鱼。 广泛分布于日本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 它是一种非常小的章鱼物种,臂展不超过15厘米。 它可以喂小鱼、蟹、虾和甲壳类动物,并用一种强烈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它的猎物。 在海洋中,蓝环章鱼是毒性最强的生物之一,被这种小章鱼咬一口就可以杀死一个人。 但大多数对人类的攻击发生在蓝环章鱼被抬出水面或被踩踏时。
专家提醒,豹章鱼分泌的毒素中含有河豚毒素,一种5-羟色胺,透明质酸酶蓝环章鱼后现毒螃蟹,氨基对乙基苯酚,组胺,色氨酸,羟苯乙醇胺,牛磺酸,乙酰胆碱和多巴胺,即使经过烹饪毒素也没有消失,主要是麻痹我们的呼吸和参与呼吸的肌肉。 目前,没有针对这种毒素的解毒剂。
那么剧毒蓝环章鱼是如何进入市场的呢?
据悉,蓝环章鱼与我们常吃的章鱼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比如离岸岩石,甚至潮间带,因此可能会与其他章鱼一起被捕获,流入市场。
自然史杂志官方微博岳奕松表示,豹章鱼的种类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我国东南部和南部沿海省份(广东、福建、台湾等)比较容易遇到。 ),也可能会随物流来到北方地区,“但这些其实都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我们通常不需要太过担心。”
蓝环章鱼身上有非常显眼的蓝色圆圈、斑点或条纹,与我们平时吃的章鱼明显不同,更容易区分。
还有哪些容易出现但生活中比较陌生的有毒生物需要注意呢? 岳一松说,在这方面,海鲜和野生菌可谓两大“重灾区”。
除了蓝环章鱼,你可能还会遇到同样体内有毒素的螃蟹,比如正正爱杰蟹、铜铸熟蟹、雷氏鳞蟹,还有俗称“海瓜子”的螃蟹“在我国南部沿海。 蜗牛也有可能携带毒素。
野生菌类中毒也很常见,致死病例大多来自剧毒鹅膏。 因食用有毒植物(或迷信的民间偏方)而引起的中毒并不少见。 比如前不久,就有一例将金银花当开水喝而导致死亡的案例。
在岳毅松看来,科普的意义在于增进公众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了解和认识。一方面,它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法向公众传达科学研究的成果。 ,弥合公众与所谓科学之间的鸿沟。 他们之间的距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知道“科学家”在做什么,做了什么,也可以借此消除一些疑虑、成见甚至隔阂。
另一方面,增加知识储备对大家来说肯定是积极的,“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肯定是希望大家用观察和求知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物种,而不是仅仅知道如何踏出一步在上面。” 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随着认识的物种越来越多,知识积累越来越多,可以逐渐分辨出平时看到的物种中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以后面对的时候可以不那么害怕了一些小昆虫和小动物,遇到有毒的动植物或食物时,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
17日,《自然史》杂志发文称,应大家要求,准备开新专题《救命表指南》,专门收录一些有毒的动植物日常生活中可能容易被误食,还有本身就带有毒性的有毒动植物。 食材等不定时更新,让大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在餐桌上“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