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德州市作协公布了“廉洁文化题材文学作品获奖名单”,一篇题为《我的县令父亲》的散文获得一等奖。由于文章标题与喜剧片《夏洛特烦恼》中的“我区市长的父亲”相似,被部分网友调侃,征文评选活动的公平性也受到质疑。
争议过后,得克萨斯作家协会一度删除了网上的获奖信息和文章链接。然而,没过多久,真相就引发了舆论的“逆转”。其实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老人,主要内容是回忆早年担任县令的父亲的言行。阅读全文的网友纷纷表示“为昨天的轻率道歉”,认为这部作品不应该被嘲笑或删除。对此,文章作者余忠东回应称:“我只想如实讲述我父亲的故事。去年我回到家乡时,认识我父亲的人都说他是焦裕禄式的干部。” .你可以来这里拜访我们。
表面上看,《我县长的父亲》和《我的区长的父亲》看似“碰撞”,但核心却截然不同。《我区市长的父亲》在电影中以“梗”的形式出现,意在讽刺一些领导滥用职权、庇护子女的不端行为。“区长”是现任领导,而《我县长的父亲》则是一篇与公权力无关的回忆录散文。
很多人看完全文后,觉得这个一等奖实至名归。作者回忆父亲的话,字里行间充满真情。她说,父亲“狠”、“小气”、“一根筋”,体现了一个好干部勤奋工作、不因个人原因放弃公司、爱人民的品质。她刻画了一个有责任心的干部形象,形象生动,立体感强。从体裁来看,也有不少优秀干部亲属回忆亲人的作品。比起公开的报道,人们可以从这些话中感受到更多微妙的东西。比如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回忆父亲时说,他不是“苦行僧”,而是有幽默感,情商高,爱好文艺。余忠东的《我县令的父亲》也符合本次征文比赛“诚信文化”的主题。
在文章的构成中,标题显然比正文更注重表达的效率。它可能是对文章主题的简短陈述,也可能在某个点被切入。因此,阅读全文是评价一篇文章的前提和基础。无论公众欣赏还是专业评价,都不应仅凭标题就草率下结论。这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表达的责任。不看下文就贸然发表评论,甚至擅自“脑补”,很可能造成误解,不仅会歪曲文章和作者的初衷《我的县长父亲》获奖信息遭删除,还会影响评价者看待世界的方式。
9月19日,德州市文联工作人员回应《中国新闻周刊》称,征文比赛的评选本身“绝对符合规定”。对于德州作家协会删除获奖名单,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不知道当地作协为何删除了相关信息,但在网友看来,这种做法确实没有必要。由于文章本身没有问题《我的县长父亲》获奖信息遭删除,所以在嘲讽和质疑一出现,德州作家协会就可以做出回应,并详细说明评选活动的目的、过程和评价标准。
我们越公平、越公开,越要保持冷静,在舆论面前大声疾呼。这不仅体现了活动的公平性,也证明了作者和文章的名称是合理的。在网络上,真实的细节和真诚的陈述会得到理性网民的认可和认可。故意回避可能会使事情复杂化并进一步引发公众猜测。今天,作者积极回应,让公众更多地了解文章以外的事情。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会被人民铭记。
不仅是文学评选,所有的评选活动都必须注重公平、公正、公开。只要标准和程序得当,不夹杂个人感情,那么奖项的含金量、奖项的结果,以及获奖者自己,都经得起检验和评价。审查。今天,在网络上阅读和表达可能很简单,但如果没有思考和筛选,就会被先入为主的情绪或偏见所误导。面对热点事件,不妨多听多读,再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