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后会不会再次感染?”
“第一批通过阳性检测的同事又变成了阳性。
是二次感染吗? “
最近,
二次感染是网友热议的话题之一。
首先要明确的是,几周内再次检测呈阳性的,基本不是“二次感染”,而是俗称的“复阳”,即尚处于恢复期的患者,病毒被感染的他们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 如果清除了,会有核酸或抗原阳性的情况,但基本不具有传染性。
二次感染是指经过一定时间跨度后,感染者再次出现新冠症状,痊愈后体内病毒量反弹的现象。
与复阳相比,二次感染的体内病毒量相对较高,时间跨度也较长,一般在3个月以上,但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时间跨度也会缩短。
那么, 是否会导致比以前的菌株更高的继发感染率? 反复感染影响会不会更大?
结论一:更容易继发感染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继发感染率正在逐渐增加。 早期菌株Alpha的二次感染率是0.57%,Delta的二次感染率增加到1.25%,的二次感染率是Alpha的。 5.8倍,达到3.31%。
但即便如此,至少约有85%的人不会再次被感染。
结论二:同一毒株二次感染概率小
哪些因素会增加继发感染的机会? 与初次感染的菌株有关。
由于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不同谱系的毒株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同一毒株引起继发感染的概率较小。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如果感染者首次感染 BA.4/BA.5,再次感染该毒株的人数比例仅为0.7 %。
结论 3:抗体有效性随时间降低
12份相关学术报告显示二次感染比例有多高,距离首次感染时间越长,体内抗体的保护作用越弱,越容易发生二次感染。
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9月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篇论文称,在感染后的3至5个月内,体内抗体的保护性为51%,而当为6第一次感染几个月后,体内抗体的保护率已经低于25%。
此外,与Alpha和Delta相比,感染后抗体保护下降幅度更大。
结论四:特定职业更易感染
继发感染的风险还与职业有关。
经常接触病毒环境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日本印度医护人员 (HCW) 的感染和再感染密度。
与学生和行政/公务员相比,医师二次感染风险为2.71倍,护理人员为2.89倍。
结论五:年轻人更容易继发感染
从年龄来看,根据8份学术报告,与高龄组相比,年轻组更容易再次感染。
继发感染患者中,18~40岁占比最高,为51.1%,其次为18岁以下和41~60岁,继发感染占比分别为23.6%和20%。 . 老年人群占比较低二次感染比例有多高,61-80岁仅占3.8%,80岁以上仅占1.4%。
需要说明的是,年轻人更容易继发感染,并不是因为生理原因,而是因为他们的社交活动。
结论六:疫苗可有效降低继发感染概率
那么,如何降低二次感染的概率呢?
根据意大利萨科等学者的研究,在意大利,未接种疫苗人群二次感染的风险是已接种疫苗人群的2.9倍。
而且,随着接种针数的增加,继发感染的风险逐渐降低。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与感染后体内抗体一致,疫苗预防继发感染的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结论七:严重继发感染率下降
与第一次感染相比,第二次感染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所下降,包括住院率、ICU重症率和病死率。
根据康奈尔大学流行病学小组 3 月份发表的研究,严重的继发感染很少见,只有 0.1% 的病例表现出严重症状,而且没有人出现危重症状。
此外,根据伦敦大学学院健康信息学研究所的数据,即使在老年人群中,因继发感染而住院的风险也有所下降。
根据其今年 5 月发表的论文,在英国长期护理中心的 2264 名居民中,再次感染患者的入院风险低于首次感染患者,仅为 21%首次感染入院人数。
因此,对于二次感染,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做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 并积极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