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0时起,“交通出行一卡通”服务正式下线。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相继表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通信行程卡”服务下线后,同步删除与用户行程相关的数据,从而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利用通信大数据,为手机用户提供免费查询服务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通信行程卡将下线,最初是对短信查询行程服务的升级。只有手机用户本人可以查询,查询前必须亲自授权。从查询行程码到出示行程码,是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举措,也是公民个人隐私和行动自由的特殊传递。行程卡如此,健康码和场地码也是如此。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医疗健康、行踪等信息均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一旦泄露或被非法使用,极易造成自然人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或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因此,个人信息处理者只有在有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通信行程卡将下线,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才能处理个人敏感信息。
今年下半年起,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识,查询时间由14天缩短至7天,并正式上线服务。可见,有关部门在处理公民行踪等敏感个人信息时,采取了比例原则。请格外小心,以尽量减少损坏。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当处理目的已经达到、不能达到或者为达到处理目的不再必要时,个人信息处理者停止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或者存储期限届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主动删除个人信息。行程卡过去三年收集的全国16亿手机用户的海量信息,应该删除处理。程序应当公开,并依法由有关部门见证。
行程卡下线了,市民自然会问:健康码什么时候才能从我们的手机上“下线”?与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三大运营商直接提供的行程卡相比,健康码从未真正做到全国统一。健康密码本诞生是出于好意,但乱码分配一度成为一些地方任性的表现;健康密码本是为了方便,但使用不当只会增加麻烦。
除敬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育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健康码,是进一步优化新政的明确要求疫情防控十条。行程卡下线后,各地的健康码去哪里应该有明确的说法。当生活恢复正常时,紧急状态下移交的民事权利应当归还,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个人行为的干预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行程卡下线,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其他代码要及时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