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该醒醒了,去缅北发财
新京报03.2308:07
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再好的“发财梦”也终究是梦。
全文1576字,阅读约需3分钟
据钱江晚报报道,近日,安徽4名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被高薪诱惑”偷渡国境,在失联数日后被安全送回。 3月21日,有过类似经历的山东济南人李伟(化名)感慨地说,孩子们平安归来,真是太好了! 去年底,李伟被骗去云南追回17万货款。 客户在没有看到他时被绑架了。 被“10天每天3000元”的招聘广告吸引,在“致富”的诱惑下,他主动偷渡到缅甸木姐从事电信诈骗。
据他们讲述,此前被称为“发财天堂”的缅北地区充满了血腥、恐怖和残酷。 种种精神上的摧残和肉体上的伤害对话花总还原缅北电信诈骗,让人有种进入“人间地狱”的感觉。 他们通过亲身经历,揭露所谓“每天3000元工作10天”“高薪打键盘”只是痴人说梦。 想起那些寻宝发财的人,该醒醒了。
这些被骗出去的人,通常会被送到“电话诈骗公司”,他们的日常工作确实是“敲键盘”,但每天被迫敲键盘、打电话几个小时; 他们确实可以骗钱,比如陈亮在骗子公司工作了16天,给公司带来了20万余元的利润,但这笔钱是老板赚的。 他们是最底层的“工具人”。 他们不仅不能“致富”,还得向家人朋友要钱交给公司,换取回国的机会。
经整理相关资料发现,近年来,缅北地区已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灾区,境内有多人被骗出境。 虽有不少幸运回国的人有过历险、辛酸、甚至血泪之路,但仍有不少执着者飞向火海,令人唏嘘不已。
其中,有信息不对称的因素。 很多人不了解缅北是怎么回事,天真地认为是要出国淘金。 事实上,与云南相邻的缅北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处于军阀割据状态。 毒品泛滥、黄赌毒、电信诈骗、拐卖人口等社会问题十分突出,仍处于深度贫困状态。 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混乱贫困的地方,哪有“月薪两万多”的机会? 就算能赚到钱,又怎么能保证能守得住呢?
当然,很多出门在外的人,可能也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他们总会用“胆大者受苦,胆小者挨饿”、“临危不乱”等字眼来给自己壮胆,渴望一夜暴富。 不排除有人成为境外电汇诈骗的组织者,赚了大钱,却难逃被抓的命运。
据公安部去年4月披露,仅2021年,就劝导21万涉案人员留学回国,逮捕从东南亚相关国家留学回国的诈骗犯罪嫌疑人3.6万名对话花总还原缅北电信诈骗,破案1.5万起。解决问题,取缔非法出境团伙。 抓获走私犯罪嫌疑人1.2万人、5.1万人。
当然,客观地讲,缅北等地境外电汇诈骗活动依然猖獗,并已形成内外勾结、全链条运作之势。 尤其是随着我国疫情管控措施改为“乙二类管控”,放开出入境,不法之徒增多,想发财的人也蠢蠢欲动。 这也需要有关各方认真对待。
一方面,公安部门需要继续加大打击力度。 境外诈骗团伙分工明确。 幕后“财主”基金设立窝点。 该团伙由管理团队、诈骗实施各环节一线人员、诈骗技术支持团队、专业洗钱团队组成。 其中,前线诈骗团队需要从国内招募大量人员并派往国外。 此前,公安机关致力于挖掘“金主”、打击“走私”、破案。 已经见效,不妨继续推进,切断境外电汇诈骗的链条,缩小其操控空间。
另一方面,要继续依法加强对涉舞人员的管理,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家努力致富,脚踏实地,通过创业创造美好生活。斗争,彻底铲除滋生犯罪的土壤。
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再好的“发财梦”也终究是梦。 更重要的是,走私、诈骗和组织犯罪集团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每个公民都应该守法,不能成为诈骗犯罪的“工具”,更不能“火中取栗”。